4月7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明理楼七楼会议室举办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文学科的价值释放与人才培养——课程思政的理念、方法与路径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统人文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问题,共同促进人文学科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升。
学校副校长麻新纯教授、广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孙瑞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杨绪明教授、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方勇教授,教务处有关负责人,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和文学与传媒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莫敏教授主持。
麻新纯在致辞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坚持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他认为当前新文科的改革发展应该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专业质量,二是抓课程建设,三是注重优质教材选用,四是抓技术水平。提高专业质量要严格执行本科教育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以一流的专业建设、专业认证、专业设置的新机制、专业体系的优化等四个关键点为主要推动点。课程建设则以抓课程体系建设,实行产教融合和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等为关键点。在教材的选用上,要严格遴选和使用优秀教材,提高教材的数字化水平。加速构建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和充分利用教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深度整合教学资源。
孙瑞教授围绕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进行了讲解,他提到课程思政要扮演好课程思政资源的角色,并要巧妙设计思政的环节。杨旭明教授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目标、依据、原则等角度作主题汇报。他认为课程目标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文学科的质量;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
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陈启权和谢友中分别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人文学科专业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文语言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这两项自治区级课题进行成果汇报。方勇教授则畅谈了他对新文科改革的感想,提出了课程思政进行量化的设想。
最后,教务处副处长彭金虎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
[文/梁其应 吴澳燕 图/何凤瑶]
研讨会现场
|